个人信息

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
姓名: 韩锋
领域: 人力资源  市场营销  品牌管理 
地点: 广东 广州
签名: 营销活化石韩锋,经销商老板学理论创始人,贵仁相助营销顾问机构创始人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934
  • 博客访问:3558992

专家文章

"骂人”文化的赞歌 2009-01-31

标签:

笔者首先声明自己不是“受虐狂”,下贱到愿意为骂人文化歌功颂德。笔者所指的“骂人”文化是指老板或企业管理层对员工要求非常严格、严厉,非常刚性,排除对人身的恶意攻击,但不排除说粗话,不排除偶尔动粗,“骂人”大多数情况下是对事不对人的。判断善意的“骂人”和恶意的“骂人”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:看是否是为了工作本身还是为了报复个人。为了工作本身(目标、结果的达成)而进行的“骂人”,笔者认为是善意的;而纯粹为了个人人身攻击或为给员工“穿小鞋”的打击报复,对工作的改善改进没有任何裨益的,笔者认为是恶意的“骂人”。笔者倡导的是善意的“骂人”文化,而不是恶意的“骂人”文化。笔者认为,善意的“骂人”文化不管对某些特定的企业或员工个人来讲都是有益的和适合的。何处此言?笔者论证如下:

一、“骂人”是最经济的管理方式。现在我们所处的是市场经济时代,干什么事情都讲究效率和效果。“骂人”的管理方式对老板或管理层来说,是最经济和有效的方式。不用拐弯抹角,不用顾忌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,直截了当,一针见血,沟通成本节约了很多。大多数员工都是非常害怕老板或管理层“骂人”的,为了规避挨骂的厄运和不快,为了保全面子,员工不得不“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”,对自己的工作必须快速完成,不敢拖沓;完成后检查再三、觉得完成任务的质量很高之后才敢上报。这其实在客观上提升了员工工作的效率和效果。

二、“骂人”是因为学习方式不同。老板或管理层学到的经验教训是通过真金白银“买”回来的。往往是碰到了问题,交了一笔不菲的“人民币学费”得到的痛彻骨髓的经验教训。老板面对员工可能犯的错误,可能遇到的问题,不可能让员工通过交学费获得,只能是痛骂一顿,让员工通过这种方式学习,长记性,知道某些事情是禁忌的,不可触犯的“雷区”。

三、“骂人”是因为激励不相容。老板是不需要激励的,他们是自我驱动型的。因为企业是老板的,最关心企业、最有激情的肯定是老板。因为老板是企业剩余价值的最大获利者和风险的最大承受者。老板们永远是“春江水暖鸭先知”。而员工则不同,他们看重的是自己的“一亩三分地”,是“老婆孩子热炕头”,员工工作很少会自动自发的,员工很多时候是为了逃避被老板的一顿“臭骂”才兢兢业业的工作的。企业里越低层的员工越是如此。

四、“骂人”是因为企业发展的特殊阶段和员工素质情况决定的。中国目前被称为“世界工厂”,有很多制造型的企业。中国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,但这些劳动力的素质并不高。举个很简单的例子,农民是如何变成优秀的职业军人的,是因为严格的军队纪律调教出来的。有时甚至是打骂出来的。在中国大部分的民营企业或发展中的企业,员工的素质都相对偏低,“骂人”的方式某种程度上可以快速有效的改掉他们一些不好的习惯和作风,逐渐成长为合格的职业经理人。

以上论述虽有偏颇之处,笔者还是对善意的“骂人”文化唱起了“赞歌”。但对企业经营的各位“看官”,笔者的建议还是要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、发展阶段、员工素质、管理风格、文化特质等来具体决定“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”,是唱“赞歌”还是唱“悲歌”。

类别:激励机制 |   浏览数(4075) |  评论(0) |  收藏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
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,目前已输入 0 个字。
表情 [更多]
匿名评论
登陆账号: 密码: 找回密码 注册
看不清楚,换一张

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,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。